《新鱼玄机传奇》


  • 作者:向哲

  • 第四章 充英雄登楼拟忧国
  • 第四章 充英雄登楼拟忧国
      先生发现学生们都十分茫然,遂意识到自己前面讲的太抽象,觉得应该举一个事例来说明才行。于是,就问大家:“不知道你们都喜欢不喜欢吃粽子?”
      学生们齐声答道:“喜欢!”
      “那么,是在什么日子里才吃粽子?”
      “端午节!”
      “为什么要在端午节里吃粽子呀?”
      学生们互相看着答不上来。
      先生见学生们都答不上来,就接着讲:“早在一千年前,楚国有一个三闾大夫,相当于当朝的宰相,名叫屈原。他向楚怀王建议要团结其他国家,抵抗意欲吞并他国的秦国。可是,楚怀王偏偏听信小人的谗言,不肯听从屈原的劝告,结果被骗到秦国关了起来,后来,竟病死在秦国。继位的楚襄王同样也受小人的挑拨离间,不但不听从屈原正确的谏言,反而把他驱逐流放。心怀大志,忠心耿耿为国家大事操心的屈原,眼看着国家危难而无法拯救,无法实现他的理想,非常忧愁,常常在江边徘徊叹息。一位渔夫问他为何如此失意郁闷,屈原叹道:‘举世皆醉唯我独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生不能解除国家危难,与行尸走肉何异。农历五月五日,怀才不遇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绝望中抱着砂石,投汨罗江自杀,以明其志。楚人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都不约而同地来到江边,寻找他们所敬爱的屈原。由于找不到屈原的身体,又为了让屈原的身体免遭水中鱼虾的啃食。他们就在江上划着龙舟,一面敲锣打鼓,赶跑鱼虾;一面把用米饭做成的粽子,投到江里喂给鱼虾。这就是端午节为什么划龙舟、包粽子的原因。”
      先生总结说:“屈原大夫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但是,他以死抗争的方法却不可取。屈原的作品有25篇,即《离骚》、《天问》、《九歌》、《九章》、《远游》、《卜居》、《渔父》等。其中以《离骚》最为知名,它如实地叙述了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是因‘发愤以抒情’而作。《史记》评曰:‘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故谓之怨;又云,‘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故谓之冤,可见屈原之死是怨、冤之极也。”
      先生又说:“与《离骚》相比,王粲之《登楼赋》在篇幅上不及其长,在创作方法上,前者揉情于叙事中,后者则是寓情于景中,其所蕴之精神内涵也大致相同,不分伯仲。这说明历史有时可以重演,故说前人遗事可供后人所借鉴,以免重蹈覆辙。即人云:‘以史为鉴’是也。”
      有学生问先生道:“难道当朝就没有像屈原、王粲那样的忧国人士吗?”
      先生答:“自然不乏,在臣子中有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郭子仪、狄仁杰、薛仁贵;在文士中有李白、杜甫、岑参、王维、李贺、韩愈、白居易、陈子昂等。其作品与《登楼赋》同题的有:杜甫《登楼》、王维《登楼歌》、李白《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张九龄《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等等,皆是忧国之作。”
      幼微问:“为什么,他们在登楼时才忧国。”
      先生答:“并不是登楼才忧国,恰恰相反却是忧国在先。忧国的思想是在平常的事务中所积攒,当这种积攒达到一定程度后,受外界某种事物的触动,随之而产生创作冲动及至创作行为,一篇忧国之作就如此创作出来了。由于作者常为事物所累,平常抽不出闲暇的时间进行创作,登楼就意味着有了闲暇时间,远望之景就是忧国之作的触发因素,所以就造成了登楼才忧国的创作现象。”
      幼微说:“先生,我们也想学英雄,登楼忧国可以吗?”
      先生说:“当然可以,可是,你们小孩子并不具备那样的积攒条件,即就是登楼也作不出像样的忧国作品,如果在高处作一下应景之作,锻炼一下也是可以的。不过,我们还没有学到创作课哟!”
      对于幼微所说欲登楼忧国之事,先生认为他们小孩子只是说说而已,当时并没有把它当作一回事放在心上。
      没有想到的是,幼微他们很快就付诸行动。第二天来上课时,才发现学生们都没有来学堂。一打听,才知道他们集体逃课去登楼了。
      这下子可把先生气的够呛,他气喘吁吁地赶到下邽县城楼上,看到学生们都在那里,就问道:“是谁带的头?”
      学生们回答:“是鱼幼微!”
      先生说:“鱼幼微,给我站出来!”
      幼微站出来睁着疑惑的眼睛望着先生说:“怎么啦!”
      先生说:“谁叫你们逃课,到这里来的?”
      幼微说:“我们没有逃课,是经过你的同意,我们才来的。”
      先生这才想起自己在课堂上讲的话,他想给学生们解释说,关于这件事情,自己当时倒是同意了,只是没有确定时间而已。可是又一想,来都来了,责备他们又有什么用?只好装糊涂说:“我同意你们来了吗?”
      学生们都说:“是啊!”
      先生说:“就算是我同意让你们来的,下不为例啊!”
      先生只好将计就计,为他们在城楼现场,即兴上了一堂观景创作的课。
      他说:“即来之,则安之,没有情感积累也无妨,不如为尔等讲一下如何写景吧!”
      学生们拍手叫好,幼微此时也把提着的心放下了。
      先生说:“登楼望景首先要有方位感,有次序的了望才能描写有度,这是解决如何观察的问题。正如白居易‘忠万楼中南北望’(《答杨使君登楼见忆》),王维:‘却瞻兮龙首,前眺兮宜春。’(《登楼歌》)是也。当然除了方位,远近也是要顾及的,如李白‘登楼送远目,伏槛观群峰。’(《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那么,观什么景呢?观山观水的如杜甫‘锦江*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而由远至近,由高至低,由山至楼依次描写的莫如先皇李世民‘绮峰含翠雾,照日蕊红林。镂丹霞锦岫,残素雪斑岑。拂浪堤垂柳,娇花鸟续吟。连甍岂一拱,众干如千寻。’(《初春登楼即目观作述怀》)
      先生见学生们对自己所讲的内容不甚理解,也就停止了讲述,不再说什么,只是听任孩子们在城门楼上玩耍嬉戏。
      有些孩子在城墙上到处疯跑,有些孩子则爬在跺口上极目远眺。他们一会儿指着东面说:“看!看!那条细细的白线不是大河吗(黄河)?”
      一会儿又指着南边高耸的山峰说:“看!终南山,华山,真美呀!”
      还有的孩子指着北边的渭河说:“你们看!渭河里的水多大,多清啊!”
      有的孩子支着下巴,仰望着天上白云的变化在凝神遐想。
      看着孩子们快活的神情,先生开始考虑是否应该多带孩子们出来,好让他们在大自然熏陶中亲身感受,在实践中增长见识。
      想到这里,先生大声说:“孩子们!静一静,大家都到这边来!”
      待学生们都集中到这里后,他用手在空中划了一个圈,说:“大家在欣赏了这自然美景后,难道就不想说一点什么吗?能不能每人做一首诗出来,也不枉出来一回。”
      学生们面面相覷,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先生说:“鱼幼微,听说这次出来是你带的头,你也应该带头做诗才是,不然的话,先生我可要处罚你的呀!”
      幼微只好站出来,装模做样的闭目凝思。少顷,她便吟道:
      清清秋高气爽朗,先生学生登楼上。
      南赏终南翠苍莽,北见渭水长流淌。
      先生听后,眯着眼,拈着胡须,微微点了点头说:“嗯!有点意思,有点意思,还像那么回事。”
      然后,他又对学生们说:“大家说,幼微这首诗做得好不好呀!”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叫道:“好!”
      先生说:“好是好,只是略显粗糙,像首打油诗,还须稍加修改才成。”
      幼微赶忙问:“怎么改,怎么改?”
      先生说:“你看啊!这首联的出句应将叠音词去掉改为‘清秋天高气爽朗’,对句应把诗眼‘登’改为‘立’,即‘先生学生立楼上’,尾联应将词组‘欣赏’分而用之,即‘南欣终南莽苍翠’,对句为‘北赏渭水长流淌’。”
      改成后的诗为:
      清秋天高气爽朗,先生学生立楼上。
      南欣终南翠苍莽,北赏渭水长流淌。
      幼微问:“为什么呢?”
      先生解释道:“原诗首联出句的叠音词,与对句不相称而失衡。尾联出、对句诗眼中的‘赏’与‘见’皆为视觉所见,有重复之嫌,略显呆板。而将‘赏’换为表达心情的‘欣’不但不掩视觉之见,且体现了见景后的欣喜心情,使得诗句对人物情态的表达方面更多了一层意义;而将对句的‘见’改为‘赏’也对渭水的愉悦程度更深了一层。值得注意的是‘欣’和‘赏’原本就是一对词组,词组的连用就使得尾联出、对句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整诗因此而变得更加文雅,耐读不是吗?”
      幼微使劲点了点头。
      由于这次登楼的行为是非正式的按排,尽管有个别学生能超出教学的预期进行创作而有所收获,这使得先生感到十分欣慰。至少,这也是他辛劳教授的成果和回报,大凡教书先生们的希望都是如此,可是,先生还是认为对学生们任达不拘的行为决不能姑息,否则,这帮家伙以后还不知要闹出什么乱子。于是,先生还是把这次登楼活动当作逃学事件通告给了各位家长。
      家长们知道后会有什么反映,学生们是不是受到了惩罚,请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