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鱼玄机传奇》


  • 作者:向哲

  • 第三章 学孟母鱼家迁下邽
  • 第三章 学孟母鱼家迁下邽
      原来,宣宗大中三年(849),小幼微五岁时,长安发生地震。据《旧唐书·宣宗本纪》载:“京师地震,河西(今陕甘)、天德(今辽宁西丰县)、灵夏(今宁夏)尤甚,戍卒压死者数千人。”据上述史载分析,虽然震中不在京城长安,不是大的破坏性地震。死者数千人,也足以使长安城中的百姓们惶惶不可终日。有一点办法的人也都离开长安,远走他乡去投亲靠友。
      不幸的是,小幼微的父亲在此次地震中不幸遇难。她常去的学堂也被震塌,教书的先生也就此打算到下邽教书。临走时,他去了一下鱼家。当鱼母得知他欲到下邽去教书,就当即表示,为了孩子,她也愿意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故乡,跟随先生到下邽去。
      下邽,即今陕西渭南东北处,东濒黄河,西接长安,南依秦岭,北通塞北。是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的战略要地。更为重要的是下邽所拥有的十分优良的人文环境,遂被鱼母所看中。
      比如说,汉成帝的经学老师张禹,就曾住在下邽。汉元帝初元二年(前47)四月,张禹被推荐教授太子《论语》。此后,先升迁为光禄大夫,又做东平国(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内史。汉成帝即位后,被封为关内侯拜诸吏光禄大夫。曾献《论语章句》一书给成帝,留下“欲为《论》,念张文”的传说。
      南北朝时的田式。北周明帝时,年仅十八岁,被授都督,几年后又拜为渭南郡太守,后进位仪同三司,赐爵信都县公,擢拜廷州刺史。在平息邺城之乱中,荣立大功,以功拜大将军,进爵武山郡公。
      在下邽还有汉字隶体的创始人程邈。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书法家之一。他所创造的隶书被秦国作为统一文字,广泛使用。
      下邽人张仁愿。武皇时中进士后,被选为殿中侍御史。曾代肃政台中丞及代理幽州(治所在今北京西南)都督检校。后晋升为并州(今山西太原市西南)都督长史。神龙二年(公元706)为左屯卫大将军兼检校洛州(今河南洛阳市)长史。景龙二年(公元708)任左屯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唐之宰相),封韩国公。
      而且,两年前刚刚去世的大诗人白居易也是下邽人。
      总之,民风纯朴,崇文尚武,是教育幼微的理想之地。从此鱼母就带着幼微就在下邽住了下来。初来乍到,鱼母举目无亲,整日里为生计而发愁。可是,小幼微天真幼稚,来到一个新地方,更觉新奇,在县城里到处转悠,玩得整天不着家。正如其后诗所记:“昔为童稚不知愁,竹马闲乘绕县游。”(韦庄《下邽感旧》)
      还好,经先生的举荐,小幼微如愿进了学堂。这个学堂里面大都是男生,少有女生。五、六岁的孩童们聚在一起,虽然性别观念淡薄,但作为一个鹤立鸡群的女生,又因为她在学业上表现突出,往往成为学生们关注的焦点。一些坏小子,在嫉妒心的驱使下,常常以她是女孩而进行嘲弄。他们在课间休息时,常把男生们聚在一起,将她围在中间,一边拍着手,一边叫着:“女孩!女孩!……”。
      小幼微起先经受不住这样被孤立的感觉,常常为此哭鼻子。后经先生和鱼母的耐心劝说,才渐渐地习以为常。这帮坏小子见这招不灵了,又开始想另外的主意。他们发现幼微非常喜欢花,就设法引诱她去看花。
      这些坏小子,在一段时间里,突然变得老实多了。他们一边在幼微的面前套近乎,甚至不耻下问,向幼微请教一些学业上的事情。一边寻访那里有大片的野花可看。幼微对这种反常现象一开始还有所警觉,还以为是在先生的批评教育下,使得他们有了进步的表现。后来也放松了警惕,与他们打成了一片。
      这些坏小子,一看时机成熟了,就假装诚恳地对幼微说:“我们发现在城外,有一大片五颜六色的花朵,刹是好看,香味扑鼻,只可惜不知道是什么花,能否去教教我们?”
      一听到有花可赏,幼微就动心了。既然都是哥们了,那还有什么不答应的。于是,就和他们一起向郊外走去。
      幼微和同学们一起来到郊外。果然,五颜六色的花儿像是若大的织锦地毯,覆盖着郊外的土地。微风吹来,花枝摇曳,如同花的海洋泛起阵阵涟漪,使人心旷神怡。“太美了!”幼微久久地陶醉在这花丛中。
      一个学生指着呆立在花丛中的幼微,大声嚷道:“看!鱼幼微是个花痴。”
      几个学生见状齐声叫道:“鱼幼微,花痴!鱼幼微,花痴!”
      幼微好像是从睡梦中惊醒,这才忙着挑选更好看的花朵插在自己的头发上。如花般俊俏的面容,头上饰以灿烂的鲜花,左右两手拿着大把的花,就好像是在花海的涟漪中涌起的一朵浪花,更增加了其动态的美。
      同学们又改口叫道:“鱼幼微,花仙!鱼幼微,花仙!”
      幼微双手举着花,与同学追逐着,嬉戏着,竟然把上课的事一古脑儿抛到了九霄云外。到了上课的时间,找不到学生,先生十分着急。待找到学生后遂追问到底是谁带的头。这些坏小子都一推六二五,将责任一下子推到了幼微的身上,反诬是幼微带的头去赏花。幼微当时是百口莫辩,只是一个劲地哭泣。因赏花而耽误上课,这还了得,鱼母知道后,自然是免不了一顿重罚。幼微由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一下子堕落成调皮的坏孩子。她从此对先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不但没有因此疏远那些坏孩子,反而和他们打成了一片,专与先生唱对台戏。
      有一天,幼微正和几个同学在嬉戏,先生夹着书本走进课堂。
      先生说:“孩子们,静一静!静一静。”
      待学生们静下来后,他说:“现在开始上课,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王粲的《登楼赋》。”
      先生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王粲是何许人也。王粲,字仲宣。他的祖先是汉朝大臣,位列三公。汉献帝西迁时,王粲辗转来到长安,与左中郎将蔡邕结为挚友。后又到荆州依附刘表,却不甚见重。刘表死后,王粲劝刘表次子刘琮,归降于曹操。曹操因之辟王粲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魏国始建宗庙,王粲与和洽、卫觊、杜袭同拜侍中。
      王粲虽相貌平平,却有着过人的记忆。一次,他与友人同行,阅读路边石碑,观一遍就能背诵下来,不错一字。还曾观看别人下围棋,忽然间,棋局被打乱,王粲为之重新置放,竟然不差一步。
      在学业上,他博闻强记,善算术行文,诗、赋、论、议垂六十篇之多,著有《王侍中集》。与鲁国孔融、北海徐干、广陵陈琳、陈留阮瑀、汝南应玚、东平刘桢,合称‘建安七子’”
      先生接着讲道:“现在大家听我读他的《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揽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先生读完后,说:“现在由你们自己再读几遍,然后,看看你们中间有谁能像王粲那样将《登楼赋》背下来?”
      学生们遂开始齐声朗读《登楼赋》:……。
      待朗读结束后,先生说:“朗读的很好,现在有那位同学能将《登楼赋》背下来呢?”
      良久没有人举手,先生说:“我们在座的,并不比王粲少什么,是不愿意背,还是背不下来呢?”
      还是没有人举手。
      此时,幼微举手说:“让我来试试吧!”
      先生说:“好!让我给你起个头:登兹楼以四望兮,开始吧!”
      幼微果然不凡,她镇定自若,开始缓缓背出:“……,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憯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幼微一边背,先生一边看着课本,以捡查有没有背错的地方,直至课文背诵结束,也没有发现有背错的地方。先生禁不住为之叫好,同学们也鼓起掌来。那些坏小子们也不得不服,从此对幼微是言听计从。幼微也因此恃才傲物,有些翘尾巴。
      先生说:“即使我们能将《登楼赋》背个滚瓜烂熟,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尔等知道王粲为什么要做《登楼赋》吗?”
      课堂上悄无声息,幼微此时也疑惑地睁大了眼睛。
      先生说:“荆州十余年,依附于刘表,虽有一个安身之处,却不为其所重。当时汉室丧失权柄,各地军阀割据,百姓生灵涂炭。像他这样有才华的文人,却无法为朝廷出力。他所依附的刘表既无才又庸劣,气量小,见识浅。光阴似箭,日复一日,前途渺茫,是留是去,进退两难。《登楼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其赋中起头一句‘聊暇日以销忧’。一个‘忧’字,包含了这些年他在荆州的全部心境,也是此赋的情感底蕴。尽管四周景色秀美,却是‘虽信美而非吾土兮’,透露出身在异乡的愁怀。揭出了自己对社会动乱而愁的忧思之源,抒发了‘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的故土之情,更进一步点明了希冀时世清平,施展自己平生之才力的忧思内涵。并为之‘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
      接着先生顺便为这些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忧国课,他说:“王粲之‘忧’有二,一是忧国,二是忧身。就其二者之间的关系而言,君子可以不忧身,但绝不可以不忧国。正因为君子忧国,才考虑为国做事、效力。大家都致力于为国效力,国家才能兴旺。就国与家的关系来讲,有了国家兴旺,才能有家和万事兴。反之,外族侵辱欺凌,民不聊生,何谈安居乐业。反过来讲,倘若一个国家不为民生所想,不考虑人民的生计问题,那么,这个国家也不得长久。国与民要相互考虑,相互提携。没有民的国不能称其为国,离开了国的民也难以为继。做为国家臣子,即要考虑国,也要考虑民。不能顾此失彼,或重此轻彼。尔等年纪虽小,但若能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为国为民的思想,将来一定会干大事,成为了不起的人。”
      先生的一番话,深深地触动了小幼微,王粲的事迹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忧患意识大概就是从此时被唤起。成年后,遂常在诗中以王粲自喻。如:
      《早秋夜作》:“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婺州和陆谏议将赴阙怀阳羡山居》:“东阳虽胜地,王粲奈思归。”
      《婺州屏居蒙右省王拾遗车枉降访病中延候不得因成寄谢》:“三年流落卧漳滨,王粲思家拭泪频。”
      《春云》:“王粲不知多少恨,夕阳吟断一声钟。”等。
      可当时她毕竟还是个孩子,王粲的《登楼赋》仅仅给她种下了忧患意识的种子。又因为幼稚,也导致她做出了更出格的事,欲知她做出了什么举动,请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