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王宝藏》


  • 作者:怀旧船长

  • 自序
  • 自序
      一段波谲云诡的历史,
      一个惊世骇俗的秘密,
      一首晦涩难懂的唐诗,
      一对肝胆相照的恋人,
      一场生死存亡的较量,
      一曲荡气回肠的壮歌!
      从事有关航海的工作已经十多年了。
      随着对中国航海历史了解的加深,我越来越感觉到海洋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关于海上最辉煌的记忆,已经过去了600年,那就是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在大洋上创造了千帆如云的奇观;600年后,中国海军护航舰队驶向亚丁湾,延续了中国维护和平和保护国家利益的历史。
      然而,对于海洋的认识,对中国海洋文明的解构,我们都还处在非常浅的层次。我曾经问及数十名中小学生:我们的国土面积是多少?回答完全一致:960万平方公里。这是一个错误的答案,因为,依照《联合国海洋公约》200多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和大陆架制度,中国还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正确的答案应该是1260万平方公里。
      重陆轻海,在过去以农耕文明为主的时代是可以的,但在以工业、商业文明为主的21世纪,我们需要将目光投向海洋。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向海而兴,背海而衰。拥有海洋,就拥有明天。
      于是,这些年一直想写一个有关海洋的故事,但一直没有找到切入点,因为一提到中国海上的声音,只有官方的郑和,直到触及中国海盗的历史,才知道东方的海洋上曾演绎过民间的壮歌。
      在卷帙浩繁的读物中,似乎只有西方存在海盗,也似乎只有西方海盗才充满传奇色彩。这其实是一种误读。中国海盗更具特色,他们既是海上贸易的探索者,又是海外移民的开拓者,更是全球化进程的先行者。特别是明朝实行禁海政策以后,我国东南沿海的人民扬帆出海,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抵御侵略、发展经济,其目的就是开放海禁、实现万国通商的梦想——从这一点上讲,几百前年中国海盗的夙愿,终于在1978年得以实现,那就是改革开放。
      我们不应忽略这一历史现象,更不应忘记曾经的历史误区。
      对于中国数百年来海上斗争的历史,我相信将来会有无数的书籍去解构,但我知道我无法用一部作品去承载。因此,我选择了“探秘”的叙事方式,以今人寻找明代海盗王宝藏为线索,试图管窥中国大航海时代的历史风云,再现东南海域的铁血传奇。
      本书当然是一个寻宝的故事,但这个“宝”,除了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和启示,还有亲情、友情、爱情、民族大义和自我发现,以及中华海洋文明复兴的心理依据。
      此外,为增强故事的可读性,我还尝试性地将中国悠久的造船、航海、武术、诗赋、书画、雕刻、术数、建筑、饮食等民族文化嵌入其中,使整个故事看起来不至于枯燥。我想,这些知识或可对世界了解璀璨的东方文明有所帮助。
      中国的造船、航运和海军建设今非昔比,国家已明确将南海视为“核心利益”,海上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也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建设海洋强国,需要一代代华夏子孙百折不挠的努力。对于蓝色海疆的理解和认识,则需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层发掘和对世界先进海洋文化的吸纳消化,才能与时俱进,开创未来。
      2010年7月11日(国家航海日) 于北京